绵阳师范学院关于各基层教学组织开展
2025年度教研活动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依据学校印发的《关于统筹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组织生活、教研活动和工会活动的通知》的精神,结合2025年学校党政工作要点,现对2025年度教研活动安排如下。
一、教研活动宗旨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教研活动新格局,做新做实做细做深教研活动,以新教研助推新教改,以新教改助推本科教育教学新改革,支撑教师专业新发展,实现人才培养新质量。
二、教研活动时间
根据《关于统筹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组织生活、教研活动和工会活动的通知》的精神,每月统筹安排教研活动时间,各二级学院可以根据自身教育教学重点工作,灵活安排各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时间,每月至少1次,每学期至少4次,每年至少8次。
三、教研活动主题
2025年度教研活动采取自然年统筹安排模式,学校“规定主题”、各二级学院“自定主题”与各基层教学组织“特色主题”有机结合。如有学校另行安排的主题,教务处另行通知,具体安排见下表。
教研活动 主题类型 |
教研活动 主 题 |
教研活动开展基本要求 |
建议时间 |
次数 |
规定主题 |
主题1: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年度教研活动计划制定 |
1.研讨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现状、经验、问题以及未来建设计划。 2.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主持,全体成员参与讨论,制定2025年度教研活动计划。 |
3月 |
1次 |
规定主题 |
主题2: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究 |
1.坚持OBE理念,改革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优化专业学时学分,完善课程体系、整合专业课程内容、推进部分课程小学分、专题化,革新课程大纲等,为学生减负增效。 2.确立“一院一策”“一专业一策”的培养方案建设思路,推动人才分类培养。增加专业课程方向选修,探索职教师资、微专业等“订单式”人才培养,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 3.深化“就业—招生—培养”联动研究,推动学生知识能力素养同社会就业结构相匹配。 4.与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共建课程、共建实践基地、开发教材课件、完善教学设计,优化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 |
3-4月 |
至少1次 |
规定主题 |
主题3:二级学院“三合理三达成”评价实施细则制定 |
1.讨论学院专业层面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及达成情况评价实施细则,特别是评价工具、手段的优化问题。 2.师范类专业整改任务精准实现,促进专业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
3-4月 |
1次 |
规定主题 |
主题4:教学成果奖培育 |
进一步凝练教学实践中具有实效性、普适性的教学模式,凝练教学成果。充分整合教学改革项目成果及资源,注重校内校外推广应用。 |
4-6月 |
至少1次 |
规定主题 |
主题5:数字化教育教学改革 |
1.教育教学数字化方面的政策、教学改革课题及实施路径研究。 2.利用数字化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教研协同、资源研发与供给,加强鼓励与行业、企业、其他高校共建共享教育教学数字资源。 3.研讨、开设“人工智能+专业”融合课程,培养学生在行业专业实际场景中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 4.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大数据模型辅助教学资源的建设与优化,提升教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教学创新设计的能力。 |
5-11月 |
2次 |
规定主题 |
主题6:学习研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
1.组织教师研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和成果应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宪法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国防教育,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短板。 2.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重要精神与要求,结合本专业、课程建设以及课堂教学,探索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5-11月 |
至少1次 |
规定主题 |
主题7:质量工程与教改项目建设 |
1.研讨的重点:如何体现一流课程、一流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示范性和引领性?如何辐射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对在建专业、课程加强内涵建设和对课程建设成果的凝练,为汇报展示做准备。 2.各二级学院及基层教学组织结合在建的“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任务书,以示范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专业、课程、教材的常态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围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评价标准,筑牢质量意识,坚持内涵建设,深入研讨,统筹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4.对标一流课程,分类实施课程改革,强化基础课建设,优化课程建设机制,丰富教学资源,全面提升课程质量。 5.围绕“应用做实”办学要求,基于各专业前期应用型示范专业、应用型示范课程建设,瞄准2025年省教育厅应用型品牌专业与应用型品牌课程建设,提前谋划布局,孵化相关应用型“本科教学工程”项目。 |
5-11月 |
至少1次 |
特色主题 |
基层教学组织自定 |
各基层教学组织结合《绵阳师范学院2025年党政工作计划》要点,结合本学院、本专业、本基层组织具体工作,统筹安排特色教研活动,已经申报校级虚拟教研室的基层教学组织,需依托虚拟教研室开展特色教研活动。 |
常态化建设 |
基层教学组织自定 |
四、教研活动原则
1.“规定主题”“自定主题”“特色主题”相结合。“规定主题”:根据学校统一要求研讨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的共性问题。“自定主题”:结合各二级学院及各基层教学组织在建“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统筹安排。“特色主题”:由不同基层教学组织安排凸显特色的教研活动。
2.线下教研与线上教研相结合。在传统线下教研活动的基础上,鼓励各个基层教学组织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教研,提升教研活动的便捷性和效率。已经申报校级虚拟教研室项目的基层教学组织,需积极开展虚拟教研室教研活动;尚未申报虚拟教研室的基层教学组织,通过积极开展线上教研活动,为申报“校级-省级-国家级”虚拟教研室积累支撑材料。
3.教研活动与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相结合。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要为各级各类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提供研讨、分享、总结、申报的交流平台,各级各类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要为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提供研讨的载体。各二级学院 、各基层教学组织及教师在建的“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尚未发布结题结论的项目),均需在基层教学组织作交流发言,每次教研活动可以安排同一类项目或不同类项目多人交流。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主持人在教研活动中交流发言的佐证材料将作为质量工程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的支撑材料之一。
五、教研活动要求
1.各基层教学组织将教研活动“规定主题”“自定主题”“特色主题”相结合,统筹规划2025年度教研活动,填写《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活动计划简表》(附件1),各二级学院填写《二级学院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计划汇总表》(附件2)。
2.各基层教学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务必做到有记录、有总结、有实效、有宣传。各基层教学组织对教研活动过程性记录材料进行归档、教研活动开展情况要及时在学校、教务处和学院网站进行报道。供不同学院、基层教学组织学习借鉴。
3.各二级学院要加强对教研活动的计划指导、时间保障、经费支持和监督检查,杜绝“有计划、无教研,有教研、无实效”的情况。
4.基层教学组织活动的制定、过程执行、总结材料、经学校采纳的简报(会在教务处网站进行宣传)等,将作为对基层教学组织评价、考核的主要依据。
六、教研活动材料提交
1.请各基层教学组织组织“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年度教研活动计划制定”专题教研活动,研讨制定2025年度教研活动计划,3月31日前向教务处提交电子版《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活动计划简表》(附件1)、《二级学院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计划汇总表》(附件2),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
2.本年度12月5日前,以二级学院为单位整体提交如下资料:(1)各二级学院教研活动开展情况总结1份(电子版、纸质版盖章);(2)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支撑材料(活动开展的过程记录、代表性照片、宣传报道材料)等只提交电子版,并发送指定邮箱。(3)纸质材料由各基层教学组织各自存档,无需提交。(4)基础教学组织开展活动简报,经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审核可上传学院网站,或经教务处审核,可上传学校网站。
3.材料提交联系人:余老师,电话:69700,邮箱:jwcjyk123321125@126.com。
附件:1.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活动计划简表
2.二级学院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计划汇总表
教务处
2025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