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实践
信息名称:关于做好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
编辑:教务处       审核: 邹洪伟        发布时间:2024-10-08       点击次数:

 

关于做好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教督〔20205 号)、《四川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川教[2023]124号)和《绵阳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绵师院教字[2023]145号)文件要求,为做好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升论文质量,增强人才培养实效,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安排

选题、开题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须在选题、开题工作20241230日前完成,学校2025110日前通报各学院选题、开题完成率,督促论文工作进度。

中期进度310日前指导教师和学生自查毕业论文(设计)进展情况,填写《中期检查表》。

定稿答辩:51日前完成论文(设计)定稿,开始论文答辩工作,530日前全校结束答辩工作。

校内盲评:618日毕业生离校前,完成校内论文(设计)盲评及整改工作。

终稿归档:74日前,各二级学院从管理系统下载论文(设计)归档材料,做好全国抽检上传准备和整理材料归档保存工作。

830日后,论文管理平台停止服务,关闭数据下载功能。

二、学术规范

学术道德规范:指导老师要对学生落实诚信教育,签订《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要对论文(设计)进行意识形态审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要对学术不端和意识形态两类问题严格把关。

学术写作规范:可遵照学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范补充规定》的有关规定执行。在此基础上,学院可结合专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学院或专业的撰写要求和引用规范。

三、过程管理

数字赋能,专业覆盖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则上所有专业都应使用论文管理平台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因专业特点等原因,确实无法使用管理平台的专业,需向教务处提交由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字的书面说明材料。

完善过程,保证质量以下过程材料在平台中提交生成。在此基础上,各专业可结合专业特色,增加其它过程材料。

1.任务书                       2.开题报告

3.指导过程记录(平台只导出前6次记录)

4.中期检查表               5.指导教师评审表

6.评阅教师评审表       7.答辩记录表

8.答辩评分表               9.成绩终审表

10.诚信承诺书            11.查重报告

各学院论文管理人员应与管理平台提前对接,做好本专业过程材料模版的测试和相关人员电子签名的上传,保证过程材料能成功生成。

    四、质量监控

    从本届开始,平台对论文过程实行环节管控,即上一环节未完成者,无法进行下一环节的操作。

前期检查 2024年秋季学期结束前完成论文(设计)选题、开题工作,各学院检查课题安排是否合理,课题开展所必须的要求及条件是否具备。学校通报各专业师生课题双选完成进度情况。

中期检查 指导教师和学生自查毕业论文(设计)进展情况,填写《中期检查表》。学院着重检查学风、工作进度、教师指导情况及论文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学校对各学院毕业论文管理和进度进行抽查。

后期检查 530日前,各专业应在平台提交终稿论文。学校将组织专家对终稿论文按照不低于15%比例,进行双盲评审。各学院应在毕业生离校前,组织学生对评审结果为不合格的论文进行整改,并重新上传管理平台。

教务处负责盲评专家的管理。对师生反映强烈的评审不负责或学术水平不够的专家,纳入黑名单管理。盲评结束后,由学校向专家支付论文审阅费。

两类问题 对学术不端行为和存在意识形态问题论文实行零容忍。指导教师、学院指导委员会要认真履行两类问题把关职责,问题论文不得定稿参加答辩,已授位的要注销学位证书。

第三方检测 2025届毕业生按6/人免费检测标准,分配到各学院论文负责人账号里。负责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可分发到学生账号、指导老师账号或留在学院账号进行批量查重检测。

论文在定稿参加答辩前,需进行查重检测,以确定是否具有答辩资格(学校规定重复率低于30%,各专业可结合实际,制定更低的重复率标准)。

论文在终稿后,需进行查重检测。学院可在论文终稿后,统一进行批量查重检测,形成全部论文的最终版本存档。

人工智能代写检测(AIGC)作为辅助检测结果,帮助指导老师判定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论文(设计)是否由人工智能代写,需指导老师进行综合判定,学生对判定如有质疑,可提交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作最终判定。

    五、材料归档

各学院在全部终稿论文形成后,须从平台下载材料,做好归档工作:

1.学生论文过程资料档案袋。完整的论文内容(含电子档)、过程指导及管理记录、检测结果等装订成册,统一保存在二级学院,至少保存至学生毕业后 5 年;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永久保留。

2.二级学院归档材料。论文相关办法及实施细则、论文答辩委员会(包括答辩小组)名单、论文指导教师名单(包括外聘指导教师名单)、论文题目汇总表、论文成绩单汇总表、和其它过程管理材料。

3.按全国论文抽检系统的要求,下载命名论文原文、查重报告和支撑材料的电子版本。

2025届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推荐评选工作另行通知。

    六、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 明确职责

各学院应成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拟订论文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完成选配指导教师、审定题目、布置任务、质量检查与工作评估、意识形态审查、答辩资格审查、答辩与成绩评定和做好材料归档工作等职责。

2.强化培训 责任到人

各学院应组织全体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委员及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研读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和学校的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文件和近年来各高校问题论文的集中表现形式,提醒教师明确责任担当,以高度责任感,认真细致做好2025届论文工作。

3.把握节点 规范流程

注重论文工作的流程,做好计划,各个环节由专人负责,职责清晰,任务明确。

各学院应早安排,早谋划,留出冗余量,明确时间节点,确保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完成。

 

附件1.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表

2.格子达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操作手册(学生版)

3.格子达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操作手册(指导老师版)

4.格子达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操作手册(院系管理员版)

 

                                  教务处

                                                                                    2024108

 

 

 

附件1

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表

时间

工作内容

责任单位(人)

2024年12月30日截止

完成选题、开题工作

学生、指导老师、学院

2025年1月10日前

通报选题、开题完成率

教务处

3月10日前

开展中期自查、检查

学生、指导老师、学院

5月1日至30日

定稿答辩

学生、指导老师、学院

6月18日前

校内盲评、不通过论文整改

盲评专家、教务处

6月19日至7月4日

材料归档

学院

8月30日

论文管理平台停止服务

教务处

 

 



分享到:



上一篇 关于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中规范使用AI工具的补充通知

下一篇绵阳师范学院关于做好2023-2024学年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