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实践
信息名称:关于做好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
编辑:教务处       审核: 王涛        发布时间:2025-10-14       点击次数:



关于做好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亦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强化过程化管理、切实提升成果质量,依据教育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教督〔20205 号)、《四川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川教〔2023124 号)以及《绵阳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绵师院教字〔2023145 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现对 2026 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相关工作发布如下通知:

一、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准备

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全流程将依托格子达论文管理系统进行操作,各环节的纸质资料均从该系统导出,以此确保流程规范且具备可追溯性。请各二级学院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2026届本科毕业生信息已全部导入格子达系统,各二级学院需及时核对并确认名单;各学院论文管理工作负责人需同步将2024届、2025届未完成论文的学生信息迁移至2026届进行统一管理,并安排专人逐一向学生进行通知,以避免出现遗漏或延误的情况。上述工作需在1020日前完成。

2.若专业因实践属性、特殊培养模式而无法使用该平台,须向教务处提交经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字的书面说明及佐证材料,教务处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对接协调,以保障工作顺利启动。

二、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安排

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自即日起开展,至20266月结束。具体工作时间节点须按照《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表》(附件1)执行。

三、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压实管理职责

各二级学院应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纳入年度重点教学任务范畴,组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及实施细则。需切实履行如下职责:选配优质指导教师、严格审定选题、细化任务布置、开展全程质量检查、严格把控意识形态关、规范答辩资格审查与成绩评定、完善材料归档等,以确保每个环节均有专人负责、有明确标准、有及时反馈,避免工作流于形式。

(二)强化培训,筑牢学术规范

1.指导教师培训:在开题之前,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培训。培训将着重解读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以及学校的相关文件,深入剖析近年来高校存在问题的论文(例如抄袭、格式杂乱、逻辑不清晰等)的典型案例,助力教师精确掌握指导要求。为实现论文指导标准的统一以及论文管理流程的规范化,教务处将组织各学院论文管理工作负责人开展集中培训(具体时间将另行通知)。

2.学生培训:针对毕业班学生开展不少于2学时的学术诚信教育(着重强调学术不端行为的后果)以及不少于6学时的学术规范教育。可依据专业特点增设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学术规范并具备学术写作能力。

3.学院可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进一步完善本学院或专业的学术撰写要求与引用规范,但相关标准不得低于学校统一规定的标准。

(三)聚焦关键环节,强化过程管控

1.严格把控选题,凸显实践导向:选题应紧密贴合学科前沿、行业实际问题或基础教育需求,各专业以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的选题比例应不低于50%;严格遵循“一人一题”原则,选题确定后不得随意变更;组织专业力量审查选题对于存在政治方向偏差、与近三届重复或雷同的选题予以否决。

2.强化指导工作,扎实开展中期检查:可聘请中小学名师、企业行业专家参与指导,以充实指导力量;严格落实“周联系、月汇报”制度;中期检查需做到“见人见稿见记录”,对于进度滞后、态度懈怠的学生,安排专人进行跟踪帮扶,防止学生消极对待。

3.严格抓好预答辩与正式答辩工作:预答辩应切实进行问题查找与整改,对于不合格论文直接纳入延期答辩范畴,杜绝形式主义;正式答辩要严格设定准入门槛,对存在学术不端、意识形态问题的论文秉持“零容忍”态度——指导教师须在第一时间进行核查,学院委员会严格把关,此类论文不得进入答辩环节,对于已授予学位的,按规定注销学位,坚守质量底线。

四、毕业论文(设计)查重及AI代写检测

1.查重额度及分配:针对2026届毕业生,按每人6次的免费检测额度,分配至各学院论文负责人账号。负责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将额度分发至学生账号、指导教师账号,或留存于学院进行批量检测,以确保检测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2.查重要求:论文在定稿答辩前必须完成查重工作。学校统一规定重复率应不高于30%,各学院可结合专业特点制定更为严格的标准(例如文科专业重复率不高于20%)。未达标的学生需对论文进行修改后重新检测,直至检测结果合格。终稿完成后,学院须统一进行批量查重,并形成最终版本予以存档。

3.AI代写检测:人工智能代写检测(AIGC)结果作为辅助参考依据,由指导教师结合论文逻辑、写作痕迹等方面进行综合判定,以确定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若学生对判定结果有异议,可提交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进行终审,学院应及时反馈终审结果,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五、材料归档

各二级学院在所有终稿论文形成之后,必须从系统下载相关材料,进行分类并规范归档,以确保材料可查询、可追溯:

1.学生个人档案袋:完整论文(包括电子档)、查重报告、全套过程管理材料(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过程记录、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评审表、评阅教师评审表、答辩记录表、答辩评分表、成绩终审表、诚信承诺书等装订成册统一留存于二级学院,至少保存至学生毕业之后5年;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必须永久保留,用作后续教学参考。

2.学院汇总材料:包含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办法及实施细则、答辩委员会(含小组)名单、指导教师名单(含外聘)、题目汇总表、成绩汇总表等,按年度整理成册。

3.抽检备用材料:按照全国论文抽检系统的要求,下载论文原文、查重报告及全套过程管理材料的电子版本,以便在抽检时能够快速提交。

六、其他要求

1.严格把控节点,规范工作流程:学校借助管理平台开展“环节管控”,未完成上一环节者,不得进入下一环节。各学院应尽早进行安排与谋划,为学生预留充足的修改时间(如初稿修改、答辩整改),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和完成期限,避免因工作节奏拖沓而影响学生毕业。

2.安排专人负责,保障工作顺畅:各学院需指定一名专职人员负责毕业论文(设计)的统筹工作,提前与管理平台对接并测试过程材料模板,上传相关人员的电子签名,以确保材料顺利生成;若专职人员发生变更,请于20251020日前报教务处备案,以便进行日常沟通。

3.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标,严格把控质量:职教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与普通本科执行相同的标准和流程,由培养单位具体落实;各归口学院在选题、开题、答辩等关键环节,需安排校内骨干教师参与审核指导,既要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导向”,又要严格把控“选题关”“出口关”,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2026届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评选工作,教务处将另行通知。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周期较长、环节众多,离不开各二级学院的细致统筹与辛勤付出。教务处将全程提供协调支持,若遇到平台操作、政策解读等问题,可联系陈老师,联系电话:18608167555。期待与各学院携手合作,共同打造2026届学生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切实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夯实育人成效!


附件:1.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表

2.格子达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操作手册(学生版)

3.格子达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操作手册(指导老师版)

4.格子达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操作手册(院系管理员版)


教务处

20251014




分享到:





下一篇关于开展2024 -2025学年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自查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