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汲取砥砺奋进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青春奋进新时代 挺膺担当向未来”主题活动系列报道之一
为了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华诞,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9月2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两弹一星干部管理学院客座教授、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校副校长刘晓航同志为师生作题为“信念执着坚韧行 朴实无华永攀登”的主题报告,来自全校16个二级学院的700余名大一新生聆听了报告。

刘晓航同志从为什么在国外经济及科学技术封锁,国内经济积贫积弱,技术资料奇缺的状况下,邓稼先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中国的核武器事业这个问题导入,进而从邓稼先科技报国信念的萌芽、坚守信念,坚韧不拔精神的形成、始终不忘初心,坚守家国情怀三个方面,用大量生动详实的案例数据来阐述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他指出,这种精神在新时代将促进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建设者,鼓励大家以坚韧不拔精神战胜前进中一切困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次讲座内容生动、立意深刻,紧扣当代大学生实际。课堂的最后,刘教授的问题“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在学习了两弹一星精神之后应该怎么去奋斗”引发了广大学子思考,同学们积极发言,谈到青年大学生应当以初心践行使命,在历史经验中不断汲取时代力量,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青春奋斗的力量,感知奋斗的青春才是最美丽的。

本次专题报告将绵阳本土诞育的“两弹一星”精神积极融入思政课堂,极大丰富了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更有理论的厚度,有案例的广度,有教育的温度。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是一堂动人的理想信念课。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自觉弘扬传承“两弹一星”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坚定青年大学生应当以青春担当使命,以奋斗砥砺前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奋勇前行,谱写强国有我的青春篇章。
据悉,202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第75个生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围绕“青春奋进新时代 挺膺担当向未来”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主动讲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以来的历史,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文/图:王国萍 审核:冯莎 韩晓娟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