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王杨走进课堂为大学生上思政课
近日,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杨在游仙校区三号教学楼为大学生上思政课。机电工程学院2024级5-6班学生参加了此次课程。
王杨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为题,借助两个由Sora生成的视频引领大家深入认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态势及其巨大的发展潜能。从Alpha fold3、GPT-4、AutoGPT等前沿技术案例切入,详尽阐述了人工智能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改变。她通过抛出“人工智能对于人类是威胁还是助手”这一问题,启发同学们针对人工智能时代所引发的诸如“愤怒、抵制、恐慌、迷茫”等情绪进行深度思考,并探讨在面对“AI技术抢工作”这类论调时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在副校长王杨的讲解下,同学们进一步明晰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王杨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管理等5个全要素的角度,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解读;同时,还从前沿科技攻关突破行动、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3个重要方面,细致论述了新质生产力是怎样为四川高质量发展赋予能量的。
王杨在课程中讲到,谁能够掌握前沿技术,谁便握住了发展的关键入口,进而开启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她殷切期望机电工程学院的学生们要扎实学好专业知识,以问题和痛点为导向,巧妙运用人工智能工具。鼓励大家即便在探索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知识偏差,但只要保持积极进取、不断前行的姿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知识,那便是在向着成功迈进。时代赋予了我们诸多课题,大家要携手一同应对挑战,未来必定大有可为!
课后,同学们反响极为强烈。大家纷纷表态,一定会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行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的发展大局之中,切实以实际行动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坚实力量。此次思政课不仅让同学们对新质生产力以及人工智能等相关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更在大家心中种下了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种子,激励着全体同学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前行。
(来源:机电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胥海军 冯莎 韩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