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
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2024年通讯员座谈会暨新时代馆校协同与大思政课教育经验交流会
作主题发言

近日,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2024年通讯员座谈会暨新时代馆校协同与大思政课教育经验交流会在四川省绵阳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共同主办,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绵阳师范学院)、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四川)等多家单位承办,会议有来自全国50余家会员单位的代表及高校专家学者。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韩晓娟教授参加了此次会议并进行了主题发言。

韩晓娟教授就《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逻辑关系、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融合创新的现实困境、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融合创新的路径选择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汇报,尤其重点介绍了绵阳师范学院将地域红色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思政课的“三六三三”模式,构建的“一主两类五场”馆校协同育人模式,实现学校与场馆教育的“双提升”。
她特别指出,这几年团队始终坚持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形式,“无论是场馆中的思政课、脱贫攻坚路上的思政课、乡村振兴路上的思政课……都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非常喜欢,也受益匪浅。”参会代表纷纷表示,本次专题汇报有深度、有广度、有新度,内涵丰富,不仅从理论维度理清了馆校协同育人的逻辑关系,还为此提供了有效的实践路径,为各地馆校协同与大思政课教育提供了广泛借鉴。


下一步,团队将以此为契机,按照“坚持开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的要求,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文/图:王梦婷 邓啟刚 审核:韩晓娟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