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信息名称:我校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受邀参加首届“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方法与艺术”研讨会并做发言
编辑:邓啟刚       审核: 邹洪伟        发布时间:2024-12-28       点击次数:

我校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受邀参加

首届“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方法与艺术”研讨会并作发言


近日,由教育部大中小学一体化共同体(四川)、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首届“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方法与艺术”研讨会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我校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作为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代表受邀参加并作发言。

专家引领促成长   深思笃行促提高

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国家教材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组召集人王炳林以《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作用》为题,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着力点及实现路径》为题,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研究员杨爱华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质量提升的思考》为题,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意义、顶层设计、理论内涵、经验做法等内容作主旨报告。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坤、重庆市南开中学校二级正高级教师王小鸥、成都市实验小学德育主任黎明,三位来自大中小学三个学段的一线教师分别围绕本学段的教学实际和教学目标,就“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方法”进行说课展示。

大中小融会互通   共商共建聚合力

研讨会上,大中小学及职业院校分管负责思政工作的各位领导、专家,思政课教师结合自身工作科研和教学实际,围绕“如何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话题进行分组交流讨论。我校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韩晓娟作为第三组召集人组织28名思政课教师围绕“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展开了讨论并代表小组进行总结。

期间,韩晓娟围绕“以场馆教育为抓手,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了分享,韩教授重点建设了团队立足区域文化,深入挖掘场馆优势资源,开展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最终实现资源对接统筹化、教育项目实效化、课程开发合理化、活动开展常态化,共创“四化五融”育人内容,提升场馆教育的针对性和专业性。通过多年来场馆教育的有效开展,大中小学一体化场馆教育模式已初步成型,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大中小学一体化特色亮、教学效果实、师生成长快、应用辐射广、社会影响大”五个方面,发言受到与会专家一致好评。

我校一直重视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长期以来依托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以项目为依托,定期组织大中小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教学比赛、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等活动,激发内生动力,深化内涵建设,始终重视与基础教育的有效衔接,加强与省内外各共同体单位、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的联系交流,开展绵阳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训、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研究,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手拉手备课机制,开展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备课提质量、集中培训提素质等活动,不断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未来将以更积极的态度,提升绵阳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的质量,为培养更多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文:邓啟刚  审核:周鹏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享到:



上一篇 地理科学专业2022级教育实习动员大会顺利召开

下一篇文史学院召开2024年秋季学期期末考风考纪建设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