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信息名称:品读革命文物 传承红色基因
发文字号:​ ——我校国家级一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举办课程教学展示活动
编辑:邓啟刚       审核: 邹洪伟        发布时间:2024-12-31       点击次数:

品读革命文物 传承红色基因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积极推进“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12月26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绵阳师范学院)、国家级一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团队承办的“品读革命文物 传承红色基因”教学展示活动在厚德楼247报告厅成功举行。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负责人、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学术研究科科长杨孟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团队全体教师以及2024级200余名学生参加本次活动。

讲好红色故事 感悟信仰力量

本次教学展示活动从10月份启动,历经班赛、院赛到校赛层层选拔,从全校范围内选拔出25位学生参加决赛。选手们聚焦“品读文物故事”主题,用真挚的情感和充沛的激情,生动呈现了革命文物背后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内涵。传媒学院石雪睿同学用饱含深情的演讲再现了李大钊《狱中自述》的革命信念;文学与历史学院刘映桃、赵洪庆同学通过原创诗词《铁锅铸魂》,深情讲述了长征路上的艰辛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好同学围绕赵一曼纪念馆的“粗瓷大碗”,描绘了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此外,学生们还结合地方红色资源,讲述了王右木纪念馆、死字旗、绵阳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文物的历史故事;更有同学以家乡或其他省份的革命文物为主题,图文并茂地带领观众重温峥嵘岁月。经过激烈角逐,活动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

专家点评指导 学史以励笃行

杨孟昀对本次教学展示活动进行了专业点评。他从理论学习、实践结合和能力锻炼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夯实理论基础,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二是注重实践锻炼,鼓励学生走进场馆,感悟历史力量;三是持续提升表达能力和教学水平,为未来成为合格教师做好准备。

活动最后,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活动既是一场心怀感恩的大思政课展示,又是一场汲取革命精神的成长之旅,更是一场传承红色基因的文化学习。她强调,未来需在“学理精准、问题精当、案例精致、设计精巧、观点精彩、语言精炼”六方面持续发力,为思政课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施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的有益尝试。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依托各类平台,拓展思路,谋划举措,持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助推学校“三全育人”工作,助力学校学科建设及专业建设,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图:石青 徐雄  审核:韩晓娟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享到:



上一篇 学校党委书记陈寒、校长李敏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

下一篇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召开2024年秋季学期期末考风考纪动员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