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备课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着力提升课程建设质量与教学实效,近期,马克思主义学院聚焦“习近平文化思想”开展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金课建设研讨会。绵阳市高新区创新一小党支部书记李玲娜、南山中学实验学校教研组组长任小磊应邀参会。学校督导员、学院督导员代表、学院领导班子、教师代表等2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备课会上,青年教师何沙沙、杨芳分别以“从四川印记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力量传承”“从巴蜀文化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题进行教学演示。两位教师立足四川地域文化资源,通过鲜活案例、沉浸式情境创设和结构化教学设计,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厚度与时代价值,深刻诠释了中华文明的独特品格和精神标识,充分体现了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深度、实践温度与创新力度。基础教育领域专家结合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特点,提出建设性意见。李玲娜指出,课程设计应注重具象化呈现中国共产党人形象,通过本土党员先进事迹的深度挖掘,构建从个体典型到群体肖像的叙事体系,增强精神谱系教育的感染力。任小磊指出,教学过程需突出党组织在重大实践中的领导作用,既要展现宏观图景,更要聚焦党员干部在基层一线的先锋模范作用。
本次备课会的举办,进一步深化了思政课教师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与认识,明确了思政课教学重点、方向及具体实施路径,促进了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从目标衔接、内容递进到方法适配等方面的全方位联动与协作,为实现资源共享、经验互鉴,助力构建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格局搭建了常态化交流平台。
作者:赵坤阳 审核:韩晓娟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