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筑基践初心 见习赋能担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教育见习周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要求,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见习、实习、研习”贯通培养,马克思主义学院于近日组织2023级全体学生开展“画好思政课一体化同心圆,传好铸魂育人接力棒”主题教育见习周活动。本次活动通过“集中实践+自主研习”相结合的模式,开展了多项实践活动,旨在提升学生教育教学核心素养,深化职业认同,厚植教育情怀,为培养新时代高质量思政课教师队伍夯实基础。
三尺讲台竞风采百般技艺砺师能
为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与专业素养,4月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2025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技能大赛。12名师范生紧扣新课标要求,围绕思政课程核心内容,精心设计教学。他们运用案例导入、情景模拟等多种方法,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融合,展现出扎实专业功底和创新教学思维。评委组多维度考评并细致点评,本次大赛既是教学技能的“练兵场”,更是互学共进的“大课堂”,促使同学们重视教学反思与积累。

探秘两弹铸初心传承精神强使命
22日,23级全体学生前往梓潼县两弹城开展“行走的思政课”见习研学。两弹城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留了众多历史建筑。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两弹历程馆、模型馆和三防教育馆等,了解了“两弹一星”研制历程和发展历程,增强了同学们的国防意识。在邓稼先旧居前聆听其感人事迹,感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同学们深受触动,立志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夯实专业基础,勇担时代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名师领航启新思专题讲座促成长
马院组织的三场名师讲座为同学们带来了丰富的知识与深刻的启发。21日下午,北川羌族自治县七一职业中学校长付红梅以“探寻有情怀的班主任成长之路”为主题,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班主任应该具备的素养,激发了同学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23日下午,但军老师的“普通话表达及朗诵和表演艺术”讲座,为同学们开启了一场语言艺术之旅。通过绕口令和生动例句帮助同学们纠正发音,掌握表达技巧,有效提升了同学们的普通话水平,让他们感受普通话的魅力。25日上午,刘荣军老师的“聊聊青少年的抑郁:表现、原因与应对策略”讲座,从实际案例出发,详细阐述了青少年抑郁在情绪、行为、认知等方面的表现,深入剖析了青少年抑郁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应对策略。


教学相长促提升薪火相传铸师魂
23日上午和24日下午,同学们观摩三江实验学校许文节老师和绵阳市实验中学侯泽芳老师的课堂教学,并听取了教学经验分享讲座。许文节老师在《构造高效课堂为知识落地赋能》讲座中,分享了提升课堂效率、高效传授知识的方法。候泽芳老师在《思政课新教师教学设计方法与技巧》展示中,从两个维度分析了初中教学设计要点,并结合课例罗列了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强调储备知识和了解教材的重要性。通过此次模拟授课及经验分享活动,同学们不仅收获了教学方法和经验,还增强了自己的教学信心和动力。


共研思政同心圆贯通育人全链条
4月26日,马院组织学生观摩了成渝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论坛。活动中,学生观摩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金课”,被革命先辈和科研人员的精神深深触动;聆听了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冯刚的主题报告,对思政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此次论坛拓宽了学生专业视野,让他们理解了思政课一体化改革的意义和趋势,贯通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育人的全链条,为成为优秀思政课教师奠定良好基础。

本次教育见习活动既是一堂生动的实践思政课,也是一次重要的职业成长历练。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秉持“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理念,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未来,学院将持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拓宽校地合作平台,强化师范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育,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教师队伍,为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邓啟刚审核:韩晓娟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