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讲台话思政 时代新声铸担当
——学校举行2025年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决赛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近日,2025年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决赛在厚德楼246举行。学校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相关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负责人、思政课教师和2024级学生代表共24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学校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向入围决赛的队伍表示热烈祝贺,希望同学们以此次大赛为契机,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现实中洞察形势,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用真才实学书写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人生华章。
19组选手紧扣时代脉搏,以多元主题构建思政课堂的立体图景。他们有的以文昌航天新城十年间GDP从175.65亿元翻倍至392亿元的发展数据,佐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有的以杂交水稻在盐碱地、沙漠种植的科技突破,回应“谁来养活中国”的世纪之问;更有选手以晋江从贫困县蜕变为世界制鞋基地的历程,结合春节文化创新实例,阐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教学形式创新上,选手们尽显巧思。讲述苏绣非遗时,结合数字故宫VR技术展示3D动态作品,让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碰撞火花;探讨生态文明建设时,以重庆中梁山矿坑治理前后对比照片与“生态+产业”模式,直观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践;更有选手以军旅值夜班的亲身经历,诠释“爱国主义是具体的、现实的”。从红色影视片段引述到科技成果解析,从沉浸式案例分享到互动式场景还原,青春化的表达让思政理论跳出书本,焕发蓬勃生机。

评委老师对选手们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晓娟在总结点评中提出,同学们展现出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创新的教学思维,本次活动以“学生主讲”的创新范式,构建了思政教育的双向互动生态。此次活动彰显了“‘融’字为要,打破藩篱”“‘新’意盎然,百花齐放”“‘合’力同心,教学相长”三大突出特点。同时,她也指出,好课永远在路上,并从“选题为先、内容为王、设计为要、价值为核、表达为重”提出五点未来努力的方向。
经过激烈角逐,大赛最终评选出3位特等奖,7位一等奖,9位二等奖。

我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由党委宣传部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具体承办,校团委、学生工作部等部门协办。自5月启动以来,大赛在学生中引起广泛关注,来自21个学院的313支队伍踊跃报名。经过班赛、教研室比赛的激烈角逐,最终19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举办“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旨在通过比赛让学生走上思政课讲台,调动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大学生深化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识和思考,增强学习思政课的满足感和获得感,更是我校思政课创新形式、提升效果的一次有益探索。未来将以本次大赛为契机,继续深入探索思政课新模式,不断丰富思政教育内涵,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作者:徐雄 果基建英木 邹蕊 审核:韩晓娟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