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信息名称:以园为课,以景为师 ——生命科学学院园林专业开展校外专业实践活动
编辑:教务处       审核: 王涛        发布时间:2025-10-24       点击次数:


以园为课,以景为师

——生命科学学院园林专业开展校外专业实践活动


20251023日,生命科学学院2024级园林专业3-5班百余名学生走出校园,在游章强、李金芳、蒋雪等老师的带领下,成功开展了以园为课,以景为师主题专业课程实践。

在日新公园,师生重点学习了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外聘行业专家陈富贵老师结合现场案例,详细讲解了雨水花园、生态草沟、下凹式绿地等典型设计要素,分析了乔、灌、草的空间搭配、耐湿植物的合理配置及生态景观与水文功能的融合方式。活动还特别邀请到日新公园施工方——绵阳禾创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雷金国介绍项目总体规划与建设过程,分享从方案设计、生态材料选择到施工管理的实践经验。通过教师讲解与实地观摩相结合,同学们对海绵城市理念的落地实践有了更深入理解,认识到植物在雨水调蓄、径流净化和景观美化中的多重作用。

随后,师生前往松娅苗圃参观学习。课程行业教师张英为学生们讲解了常用园林植物的繁育方式、苗木栽培养护要点及出圃标准,并重点剖析了苗圃经营管理与园林工程供苗之间的衔接关系。绵阳市城市绿化中心苗圃技术负责人张小虎也分享了该苗圃发展的历程、生产现状、经营模式及在苗木培育、品种更新和市场供应方面的经验。通过现场学习与互动交流,同学们对植物材料的选择应用、供应链管理及园林施工形成了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实践是《植物景观设计》和《庭院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其中,《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由蒋雪老师与四川邑庭园林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富贵老师共同负责;《庭院设计》课程则由李金芳老师与四川省千寻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张英老师联合授课。课程通过校内教师与企业专家协同教学的模式,实现了从课堂讲授到现场指导的无缝衔接,充分体现了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教学特色。

此次实践将课堂延伸至真实园林场景,使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中深化理论理解、提升实践能力。学生们纷纷表示,此行不仅开阔了视野,更加坚定了专业信心,深刻体会到园林建设在城市生态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学院始终坚持以应用为导向、以实践促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校企协同、课程共建、基地共育等举措,持续完善园林专业理论+实践+创新一体化教学体系,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园林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图:蒋 雪 一审一校:段 浩 二审二校:韩周林 三审三校: 吴庆贵




分享到:



上一篇 传媒学院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科研集中研训

下一篇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学生提出的教材建议获人民教育出版社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