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公共信息 > 正文
信息名称:绵阳师范学院2025年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公示
编辑:教务处       审核: 王涛        发布时间:2025-09-30       点击次数:

绵阳师范学院

2025年第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公示


根据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51)《四川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92)、《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5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的通知》(川教函〔2025269号)精神,学校开展了2025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校级评选暨2025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推荐申报工作。

经过教师个人申报、二级学院审核推荐、学校组织专家综合评审,学校评选出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7项,一等奖21项,二等奖22。同时,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学校择优推荐7项成果申报2025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具体结果见附件)

现将2025年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拟授奖情况以及学校拟推荐申报2025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5930日至1013日。若对评审结果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真实姓名向教务处进行电话、书面反映或者面谈。教务处联系电话:0816-2200019。若涉及违规违纪问题,请向纪委反映。学校纪委办公室联系电话:0816-2200044


附件:绵阳师范学院第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


                                教务处        

                            2025930



附件

绵阳师范学院第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

序号

申报成果名称

成果第一完成人

拟获奖等级

备注

1

自我驱动﹒整校推进﹒行动自觉:认证赋能师范专业质量文化生成的探索与实践

陈寒

特等奖

拟推荐省级特等奖

2

职业认同 数智赋能 师范融合:地方师范高校现场工程师三维素养培育创新实践

李树勇

特等奖

拟推荐省级特等奖

3

知研行融合 校警地联动:地方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罗娅君

特等奖

拟推荐省级一等奖

4

地方高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三层四圈五融”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

王德炎

特等奖

拟推荐省级一等奖

5

“评”引“育”:地方高校师范生综合素质“5563”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黄正夫

特等奖

拟推荐省级二等奖

6

整合·协同·融通:地方高校美育新模式构建与实践

龚浩

特等奖

拟推荐省级二等奖

7

积廿载之基,应振兴之需:非遗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文旅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马泽民

一等奖

拟推荐省级二等奖

8

学为中心 数字赋能: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创新与实践 

邹洪伟

特等奖


9

实践取向、协同创新—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三课堂”实践育人模式

苟萍

一等奖


10

创新驱动,实践先行:中国科技城产业发展引领下地方师范院校专业优化的实践

毕剑

一等奖


11

地方党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韩晓娟

一等奖


12

需求导向 服务地方 跨界融合:社会心理服务人才培养路径的特色化实践

王洲林

一等奖


13

四位一体 多元融合:经管法数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杜漪

一等奖


14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文史通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曾庆亮

一等奖


15

思政引领 科研反哺 原创培新 实践强化——《合唱作品赏析与编配》四维一体课程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

王宬葓

一等奖


16

“一主 两翼 三阶 四融 五维”:地方师范院校大思政育人体系创新与实践

赵琴琴

一等奖


17

四方融通,五维一体,化学类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刘树信

一等奖


18

扎根乡土·赛学相融:地方师范院校乡村振兴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宋晓霞

一等奖


19

“三阶实践 三制联动 四创融合”生物类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姜立春

一等奖


20

“需求导向、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环境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陈浩

一等奖


21

“七实”举措构建新时代“4+1”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模式

侯波

一等奖


22

“教学、训练、竞赛、科研”“两横两纵”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

孙德朝

一等奖


23

地方高校播音主持“一核双基三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丁淑月

一等奖


24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院校“三全育人”特色体系构建

王甫

一等奖


25

“三基三段三计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陈桂权

一等奖


26

“6步走,6落实”高校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平台构建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汤琳

一等奖


27

以互为媒,以技促驱,以数赋能:深耕新媒体跨学科触发教学创新与应用实践

周国力

一等奖


28

铸根塑魂,融合贯通:学前教育专业“四平台四课堂”的创构与实践

华正宏

一等奖


29

多维度多场域改建结合 培养新时期多元英语专业人才

尹国杰

二等奖


30

三研一体 理实结合: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跨学科素养提升路径与实践

雷洋

二等奖


31

融入国家精品资源协同提升师范技能和学科知识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梅青刚

二等奖


32

基于新质学习力培养的“两融四化”课程教学实践

王群

二等奖


33

“共性化项目+个性化项目”三阶递进式教师培养体系实践

孙玉希

二等奖


34

“三化五融三驱动”——《无机材料制备与合成》的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陈宁

二等奖


35

地方高校基于竞赛的“政产学赛用”乡村振兴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朱兵

二等奖


36

通专衔接、德能并重、理实融通:OBE理念下学科基础课《大学物理》教改探索  

廖碧涛

二等奖


37

重数学之基、强教学之能”本科教学方案实施

王红梅

二等奖


38

“三结合”促进“三目标”,加强地理与环境类专业土壤学课程群建设

王雪梅

二等奖


39

“六创”理念指导下应用型高校工科双创实践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

倪雨

二等奖


40

“育体”与“铸魂”同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

赵利

二等奖


41

文化为魂、数字为体、应用为本”教育模式在中国画基础课程中的探索

杨翔凤

二等奖


42

基于OBE理念下形势与政策课程“思维四备五讲”教学模式改革

李小琳

二等奖


43

“一体两翼三教学”概论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和实践

鲁全信

二等奖


44

“N个起来”模式建设一流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王丽娟

二等奖


45

面向新文科建设的手风琴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李丹丹

二等奖


46

“问题链教学法”模式创新宪法学课程改革

邓华

二等奖


47

“价值引领、三位一体”地方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古代汉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杨国华

二等奖


48

“一舵两翼三元”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徐明凯

二等奖


49

“思政引领、教学创新、师生共进”:英汉笔译“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骆海辉

二等奖


50

思政引领下的专业理论课程实践化转向

付莎莎

二等奖






分享到:



上一篇 绵阳师范学院关于2025年校级现代示范性产业学院申报立项评审结果的公示

下一篇绵阳师范学院关于2025年自编教材建设项目立项评审结果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