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荐我校教师参加第五届
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依据第五届绵阳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情况、历届校赛各组别第一名及省赛获奖成绩,经大赛组委会及专家组综合评审,现推荐以下教师代表学校参加第五届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 正高组:韩晓娟(马克思主义学院)
· 副高组:赵秋月(生物与制药学院)
· 中级及以下组:鲁雨茉(音乐与舞蹈学院)
· 课程思政组:王晶(音乐与舞蹈学院)
· 产教融合组:崔勇彬(人居环境学院)
为切实提升备赛质量,强化参赛成效,现就相关工作要求明确如下:
一、深化思想认识,夯实教学创新内核
参赛教师及所在学院需深刻把握教学创新大赛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落实 “立德树人” 使命中的重要作用,将备赛工作与学校学科建设及高质量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展现新时代高校教师的教学风采与担当。
二、锚定时间节点,构建精细化备赛体系
参赛教师及所在学院须严格对照省赛赛程,科学制定备赛 “时间表” 与 “路线图”,分阶段推进教学创新报告打磨、教学视频录制、参赛材料优化等核心任务。各阶段须明确目标导向,建立 “备赛 — 反馈 — 改进” 闭环机制。大赛组委会将定期开展阶段性工作检查,确保备赛进程有序推进。
三、强化协同联动,打造三级支撑网络
学院成立专项工作组,由分管教学副院长牵头,配备专人负责协调备赛事务(如材料审核、技术支持等),形成学院层面的基础保障;学校提供政策倾斜和统筹协调,优先解决跨部门资源调配问题,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组建专家团队,专项指导各参赛作品的参赛材料、创新报告、教学展示等环节,确保参赛作品的专业性与创新性。
四、强化风险防控,完善应急保障机制
针对材料提交、技术故障、人员状况等潜在风险,学院需制定应急预案(如备用录制场地、材料备份、人员候补等),确保备赛过程平稳有序。
五、树立标杆意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参赛教师须以 “以赛促教、以赛促改” 为目标,主动将备赛过程中积累的教学创新理念与方法转化为日常教学改革实践,带动学科团队整体提升。各学院应将此次参赛作为展示学科特色、提升学科影响力的重要契机,鼓励教师凝练教学创新成果,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品牌。
六、落实激励措施,推动成果转化应用
依据《绵阳师范学院教师教学比赛奖励办法(修订)》(绵师院委发〔2024〕4 号),学校将对参赛教师在成果认定、绩效奖励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同时,通过教学沙龙、专题研讨、经验分享会等形式,推动优秀教学创新成果融入日常教学与学科建设,形成 “以赛促建” 的长效机制。
请各单位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确保备赛工作高效推进,力争在省赛中再创佳绩!
第五届绵阳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组委会
2025 年 3 月 31 日